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从去年开始这个概念不断热起来,从专家学者到互金投资人,从保理公司到阿里、京东、苏宁,大家好像突然找到了互联网金融的重大方向。尤其如今监管逐步收紧互金紧箍咒,互金平台都在思考何去何从,加之我们又处于“资产荒”的大背景下,供应链金融这块蛋糕便显得尤为吸引人。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相信读者已不再陌生,即在核心企业主导的企业生态圈中,对资金可得性和成本进行系统性优化的一种金融服务。对放贷机构而言,沿着供应链“顺藤摸瓜”可以有效找到需求、把控风险。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供应链金融这块蛋糕该怎么吃?各家机构如何通过供应链金融找到转型方向?
供应链金融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核心企业或机构,这是供应链的主导者;二是链条构成的企业生态圈(之所以是圈,因为服务供应链的机构还有金融机构、物流公司、IT公司等,他们与链条上的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客户围绕核心企业共生共存);三是实现资金可得性和成本优化的金融服务。
对核心企业而言,中国如今的大环境会催生其合作发展的欲望。在常态化的经济环境下,加之互联网技术的冲击,自己做也好,与他人合作也罢,核心企业终归是要发展。没有核心企业就没有供应链,没有供应链就没有供应链管理,没有供应链管理就没有供应链金融。过去核心企业的发展动力一直是供应链金融的瓶颈制约,随着外部竞争环境加剧,核心企业的求生欲也在加强。
对链条生态圈而言,“线上化”是新方向。一方面是传统机构正从线下往线上发展,如传统银行机构;另一方面是互联网企业开始进入这个市场。由于商业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理念和操作成本的原因,传统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只能到中小企业,小微企业难以覆盖到。比如,小微企业的需求往往是小金额、批量化,单笔几十万,几万元,甚至几千元。而因为技术的变革,机构机制的不同,在线方式可以实现操作成本的根本性降低,进而形成一种模式,通过产品创新,将原来不能做的大客户纳入到可以合作的范围,通过技术创新,让原来不能做的小微客户能够实现资金可得性或者融资成本降低。在线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的出现,这也是该行业最大的变化。此外,平台化的特征也许逐渐会成为主流,看看京东金融、苏宁金融、蚂蚁金融做的供应链金融就可看清这个趋势。
再来聊聊资金成本和风控能力,这是实现资金可得性和成本优化的金融服务的核心。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特征是上下游客户的信用风险转移到核心企业或资产支持的操作风险上。说起容易,做时难!2012年始发的钢贸系统性风险已经让中国的商业银行吃了估算至少千亿元不良的苦头,原来风险并没有转移出去,应收造假和重复质押的道德风险防不胜防。如今在线供应链金融之所以称得上模式的升级,正如从电脑青蓝在国际象棋的胜利到阿尔法狗在围棋的胜利。这次有了新的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这些技术将成为供应链金融中最重要的创新点,从客户准入的模型设计,到贷后管理的动态风险监控,都将是值得期待的风险管理创新点,而这些目标客户不是大额的钢贸企业,而是原来服务不到的小微客户。
作为供应链金融系统服务商互融云认为,在热血沸腾的变革中,也要冷静下来看到现实的掣肘和风险。供应链金融是先于互联网金融出现的概念,两者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具备一个产业供应链的基础,是产业和金融结合的结果。互融云 在此提示您,无论是什么金融,只要是金融,风控就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