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文化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传播途径都发生了变化,大众欣赏艺术的方式、习惯也随之调整和改变。数字技术成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在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数字文化产业的新形态。
去年以来,基于传统艺术品数字化传播的数字藏品在国内火了起来。这些数字化内容既有传统书画作品《千里江山图》、《仕女蹴鞠图》等;也有对历史文物的修复重现及二次创作,如敦煌壁画修复图、数字秦俑等;还有传统戏曲名家的唱片,如“梅尚程荀”四大名旦演唱选段等。这些珍贵的传统艺术作品通过数字藏品发行迎来了新一轮生机。而任伯年、张大千、齐白石等近现代艺术家的作品,也以不同形式的数字化呈现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数字藏品发行囊括了数字高清原图、三维动态效果、短视频、黑胶唱片等多种形式,也有使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手段,与用户完成线上线下互动。这些新颖的数字艺术品,吸引了以年轻人为主的消费群体,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成功跨界和破圈。
数字藏品的技术逻辑源自海外的NFT(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质化代币),进入国内后做了改良,先是去除了代币功能,不通过虚拟币交易,使得数字藏品不再具备金融属性;同时数字藏品基于国内区块链联盟链认证,也易于监管,避免了非理性的大规模炒作。尽管数字藏品在风险性上远低于NFT,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数字藏品在发行过程中关于内容审核、版权保护、数据安全的规则和标准还需要进一步规范。而缺乏准入机制,导致各发行平台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集成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并提出了要构建与文化数字化建设相适应的市场准入、市场秩序、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安全保障等政策法规体系。
今年以来国内数字藏品平台快速增长,大大小小的数字藏品平台已达数百家,数字文化产业的新形态风头正劲。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过“科学和艺术总在山顶重逢。”今天的文化艺术传承和发展,正是数字技术和文化艺术相互结合、融合创新、相得益彰的过程。
文化作品和文化服务应该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市场,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大众艺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体现了“科技向善”的不竭力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助于数字技术,传播得更快更广,吸引和感染更多的人群,从而让艺术插上数字科技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
互融云数字藏品交易系统是结合当下元宇宙特点,结合国内外数字艺术行业发展而研发的以数字艺术资产的铸造上链、发行、 展示收藏、销售为一站式服务的运营平台,数字 藏品以独特的区块链属性特点,可以很好的带动文化艺术创作、文旅、文博、甚至是品牌企业在数字领域的发展,将艺术产品数字化,为向开创元宇宙之路奠定基础。
特色功能
01 数字藏品铸造
为数字藏品提供链上存证的唯一性身份
02 数字藏品发售/拍卖/盲盒/申购
为数字藏品提供发售渠道,可使用多种发售模式
03 数字藏品抽奖/积分兑换
提升平台的营销和运营能力,增强用户粘性
04 福利空投
免费空投数字藏品,为企业或品牌提供营销窗口
服务场景
01 艺术家网络
为数字艺术发展提供一个开放交流的平台
02 文博/旅游景区
将实物/实景通过AR/VR的资产形式传播出去
03 品牌营销
通过数字藏品发售打造品牌形象营销
04 出版发行
出版物的数字资产化可有效转化纸质/实物出版物的价值
应用终端
01 PC网站
PC电脑网页浏览方式,一般为辅助展示方式
02 移动APP
APP应用,主流终端访问模式
03 H5手机网页
手机网页端,通过手机浏览其打开访问
04 微信小程序
通过微信小程序访问,也是主流访问模式
系统核心功能
√ 数字藏品铸造
√ 数字藏品盲盒
√ 数字藏品申购
√ 数字藏品发售
√ 数字藏品拍卖
本文标题【数字科技服务大众 数字藏品助力传统文化更快更广传播】
链接地址:http://www.hurongsoft.com/article/detail/15197.html 转载请带上链接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详见互融云官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