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疫情之下,博物馆遭受巨大冲击。各大博物馆纷纷开展线上观展,走上“云端”、数字化转型也为博物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据媒体近日报道,北京文化论坛发布《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提出新业态引领构建数字化发展新格局发展趋势,强调北京游戏动漫、文旅文博等领域积极探索元宇宙应用场景,推动业态的虚拟化、沉浸式、数字化发展。
今年3月,来自全国50家博物馆、高校的60位馆长、学者联名发布《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呼吁博物馆与时俱进,积极与元宇宙相融合,“让自己和藏品在元宇宙里活起来”。我国博物馆也从“倒逼上云”到主动拥抱新兴技术,从数据上网到积极主动参与构建元宇宙,推动文化产业新业态形成。中国国家博物馆首个虚拟数智人“艾雯雯”发挥了虚拟人物形象生动和共情的优势,成功“破圈”,吸引大量粉丝关注。
按照清华大学沈阳教授做的界定,元宇宙是整合了多种新技术产生的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和数字孪生实现时空拓展性,基于AI和物联网实现虚拟人、自然人和机器人的人机融生性,基于区块链、Web3.0、数字藏品/NFT等实现经济增值性。在社交系统、生产系统、经济系统上虚实融生,每个用户可进行世界编辑、内容生产和数字资产自所有。
从1992年科幻小说《雪崩》最早提出“元宇宙”概念,到“第二人生”等游戏的初步呈现,元宇宙成为博物馆发展的理想场景,虚实融生营造的沉浸式互动体验,使以往严肃、“高冷”的博物馆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元宇宙让博物馆沉浸式互动体验呈现出新的状态。元宇宙所构建的沉浸式的交互场景体验,通过全景视频、图像和全程直播等动态方式,结合文物产生的时空环境、文化生态、生活习俗等背景资料,实现文物时空场景接近人性和真实的全感官的再现,营造出全新的沉浸式体验,让文物“活起来”。
湖南省博物馆运用三维影像制作技术,结合AR、VR技术再现了宋朝人的“慢生活”,巴黎博物馆利用HoloLens 2“复活”已灭绝物种,推出沉浸式展览,在增强现实中展现已灭绝的动物,为残缺或是消逝的过去进行“虚拟的修复”,将人们带回到历史长河中感受时代的辉煌与沉寂,传递文化的力量。运用“非线性”的叙事特征,实现主体在元宇宙中的自由切换与跳转,形成沉浸式的互动体验。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推出约40万件虚拟展品,与热门游戏梦幻联动,通过虚拟展品二维码将藏品导入到游戏中,在不同平台和场景中转换,突破了博物馆本身的空间限制,吸引跨领域受众的注意力,推动文化的广泛传播。
元宇宙与博物馆的结合超越了产品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服务人性化,在NFT(带有数字典藏品属性的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简称NFT)的溯源、确证技术的加持下,博物馆数字藏品不再止步于数字孪生,而是成为唯一化、稀缺化、不可替代化、不可分割化的本体。
(作者:刘晓燕,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张乐乐,系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文章经整理后转载,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互融云数字藏品交易系统是结合当下元宇宙特点,结合国内外数字艺术行业发展而研发的以数字艺术资产的铸造上链、发行、 展示收藏、销售为一站式服务的运营平台,数字 藏品以独特的区块链属性特点,可以很好的带动文化艺术创作、文旅、文博、甚至是品牌企业在数字领域的发展,将艺术产品数字化,为向开创元宇宙之路奠定基础。
特色功能
01 数字藏品铸造
为数字藏品提供链上存证的唯一性身份
02 数字藏品发售/拍卖/盲盒/申购
为数字藏品提供发售渠道,可使用多种发售模式
03 数字藏品抽奖/积分兑换
提升平台的营销和运营能力,增强用户粘性
04 福利空投
免费空投数字藏品,为企业或品牌提供营销窗口
服务场景
01 艺术家网络
为数字艺术发展提供一个开放交流的平台
02 文博/旅游景区
将实物/实景通过AR/VR的资产形式传播出去
03 品牌营销
通过数字藏品发售打造品牌形象营销
04 出版发行
出版物的数字资产化可有效转化纸质/实物出版物的价值
应用终端
01 PC网站
PC电脑网页浏览方式,一般为辅助展示方式
02 移动APP
APP应用,主流终端访问模式
03 H5手机网页
手机网页端,通过手机浏览其打开访问
04 微信小程序
通过微信小程序访问,也是主流访问模式
系统核心功能
√ 数字藏品铸造
√ 数字藏品盲盒
√ 数字藏品申购
√ 数字藏品发售
√ 数字藏品拍卖
本文标题【元宇宙走进博物馆,文化数字化转型孕育新业态】
链接地址:http://www.hurongsoft.com/article/detail/15293.html 转载请带上链接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详见互融云官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