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票据作为一种根植于贸易活动的传统金融工具,经过千百年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集支付、融资、结算、交易、汇兑、调控功能于一体的信用工具。
在现代网络和电子技术的发展驱使下,票据在开具、存储以及交易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电子化改革的进程加快,电子票据在票据市场中占据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表示,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核心技术上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则是信息技术应用,尤其是与人们经济活动紧密相关原始数据处理,无论是普通发票还是增值税专用发票,都要进入电子发票阶段。
近年来,各省市在推行票据电子化进程上的脚步逐渐加快,政府监管机构与电子发票派生应用软件的结合是改革的主流趋势,不但可以使企业的经营效率大幅提高,还能够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
各省积极推动财政电子票据改革
日前,在财政部召开的全面深化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培训班上,河南省作为全国先进典型进行了改革经验交流。据了解,自2019年以来,河南省财政厅坚持把财政电子票据改革作为省内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南省在推动财政电子票据改革主要取得三方面的成效,一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全力跑出改革速度,二是聚焦难点服务民生充分释放改革效能,三是统一平台分类督导巩固深化改革成果。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开出电子票据1.51亿张,开票金额4465.73亿元,其中省本级开出电子票据2395万张,开票金额563.54亿元。
无独有偶,江苏省为贯彻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省财政厅不断创新民生服务应用,相继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启动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至2022年6月底,全省共有2.01万家单位实施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开具电子票13.27亿张、金额13114.19亿元,改革基本实现覆盖全区域、全领域、全票种。
该省以整合资源推动电子票据服务自动化、智能化、实时化为宗旨,践行跨部门、跨地区、跨平台网络联通和信息融合及支付渠道联动,并以多部门联合上线多项智能化服务。
除河南、江苏外,福建、浙江、贵州、陕西、河北等省份也积极推进电子票据改革。
截至今年7月,福建全省实施改革的用票单位达19457家,覆盖率93.87%,改革进度居全国前列;贵州省多措并举做实做细电子票据便民服务,省财政厅主动搭建工作交流平台,专人负责财政电子票据申领使用有关业务工作;陕西省财政厅积极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6月底,全省上线单位1.61万家,累计开具电子票据4616万张,节约纸质票据印刷成本超过260万元。
票据市场持续释放更多红利
其实早在2017年,为加快统一票据市场建设,在央行的指导下,上海票据交易所就作出了“数据融合”“交易融合”和“系统融合”三步走战略,以实现纸、电票据业务融合。
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的建设应用正是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系统融合”,将开启统一票据市场的全新格局,纸、电票据的全生命周期业务将逐步融入一个业务系统、一套接口功能。
电子票据它最重要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将所有的票据信息都集中起来转化成电子形式,在用途上与纸质票据没有区别,但是因为电子票据必须要进行身份识别,且直接储存与系统当中,可以有效避免假票出现,极大地增强了风险控制管理效率。
此外,因为电子票据能够实现整个过程的数字化,在交易方式上可以完全采用电子化的方式,所以也能够同时提高交易的效率,使用更加方便。
随着票据业务总量的提升,电子票据的地位也愈发凸显。
据票交所数据显示,2012~2021年,电子票据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从2012年的出票9.4万笔、金额2731.7亿元,发展到2021年的出票2688.2万笔、金额23.5万亿元,分别较2012年增加286倍和87倍。
其中,2012年电票承兑量为2814.56亿元、贴现1095.8亿元,2021年承兑、贴现量分别为24.0万亿、15.0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936.3%、1509.8%。截至2021年末,我国票据市场承兑、贴现业务中电子票据分别达到99.3%和100%的占比,已然成为票据市场的绝对主导力量。
央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上线后,随之颁发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及8个规范性的制度为推动我国电子商业汇票发展和流通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政策扶持与各地政府大力推广电子商业汇票各项业务的环境下,相信我国票据市场将释放出更多市场红利。
互融云票据交易系统为持票人、票据机构、企业、银行提供建立发布及交易撮合一站式服务平台,全方位为广大拥有票据流转交易需求的用户提供便捷、安全、全面的电子票据交易渠道,并致力于为每个平台会员打造一个“专业、安全、便捷、高效”的电子票据自由交流的专业票据交易平台。
互融云票据交易系统支持买卖双方需求挂单、摘单、线上自由交易、资金冻结保护、票据市场分析、票据用户自主确认等功能。
买卖双方运用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完善的投研体系,为会员提供即时不同区域和不同银行的各类信息,以安全可靠的服务帮助企业快速解决投融资问题,降低资金成本。
支持的票据种类:
1)电子商业承兑汇票;
2)电子银行承兑汇票;
3)商业承兑汇票;
4)银行承兑汇票。
解决用户三大特点:
1)痛点一:交易安全问题
在票据的交易过程中,由于每一张的票据金额都比较大,所以用户十分重视票据的安全性问题。
痛点解决方案:通过监管银行的引入,交易过程中资金冻结,交易后资金解冻,解决了电票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先票后款或者先款后票”的安全难题。
2)痛点二:交易成本问题
相对于传统的票据交易,异地票据交易,异地票据背书往往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票据交易,那么在交易的过程中无形的增加了买卖双方交易成本。
痛点解决方案:双方对话窗口实时沟通,交易中订单状态实时更新,解决交易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交易成本高居不下的问题。
3)痛点三:成交率低下的问题
大额的票据决定了平台会员不会像普通商品那样有非常多的用户,那样就决定了用户可选择面少,成交率低的问题。
痛点解决方案:系统提供了多种交易模式,一口价、竞价,买卖双方都可以挂单,另外加入推荐商分佣机制,有效促进买卖双方完成交易。
本文标题【各地区积极推行电子票据改革 成效显著趋于完善】
链接地址:http://www.hurongsoft.com/article/detail/15363.html 转载请带上链接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详见互融云官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