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融云 互融云

北京互融时代软件有限公司

北京软件行业协会理事会副会长单位
北京软协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
十六年砥砺前行,持之以恒,做您可托付的信息化合作伙伴。
系统试用
  • 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选择以下任一方法:索取【系统报价明细】

与我们专业客服直接沟通,您将得到第一手的系统报
价和详细的报价说明。

方法一:通过网页聊天工具,获取一手资料、报价、试用
联系在线客服

方法二:直接拨打官方热线

400-090-3910
立刻回呼此号码

新规使整个P2P行业多方面受影响

发布时间:2016-09-06  作者:和讯网
分享到:

 

进入9月,P2P行业的焦点却仍然放在上月24日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上。从整体内容上看,《办法》基本遵循了此前发布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等文件的监管思路,不同之处在于《办法》是经国务院批准,由银监会、公安部、工信部、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因此相比一般的指导性政策文件而言,《办法》更具约束力及效力。尤其是ICP经营性许可证、银行资金存管、禁止债权转让、借款人限额等规定的明确,不仅给P2P平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借款人及投资人也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借款人:大额借款需求恐难获满足


《办法》规定:同一P2P平台上,个人借款不得超过20万元,法人或组织借款不得超过100万元。可以看出,此次限额主要是针对借款人的借款余额作出限制,因此借款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P2P行业自2013年在国内真正发展以来,不管是资产端还是资金端,都呈现出迅猛的增长之势。于资产端而言,P2P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银行业机构的新型融资渠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优势,包括门槛较低、手续简便、效率较高等。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及个体户经营者,这部分在传统融资渠道得不到重视的群体,通过P2P却能够快速解决融资需求。但在“限贷令”之后,由于借款金额和借款形式的双重限制,部分人群的借款需求恐怕再难以通过P2P来实现了。


首先,借款成本。限贷对于借款人而言,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借款成本。过去,有大额资金需求的借款人在一家平台就能解决,今后自然人想借20万以上,还得跑多家平台才能凑足。对小额借款人来说,即便还款及时、资质优质,也将面临在同一家平台不能多次续贷的限制。如此一来,P2P渠道的融资成本无形上涨,部分大额借款人可能会转向市场上其他融资渠道,包括线下小贷公司等。


其次,借款形式。限贷令之前,借款人可以用房产、票据、股权、车辆等抵押物在P2P平台获得借款,根据抵押物的估值不同,借款额度也各有差异。一旦实施监管新规,过去流行的高价值抵押物不再管用了,投资人更多地只能通过车辆抵押来借款,还不能是豪车,车辆估值超过20万就违反上限规定了,按这种情况来看,借款人是不是还得把豪车换成小车,宝马换成奥拓才能在P2P平台进行融资了?这种形势下,P2P平台所具有的高效、便捷等优势似乎被压缩了,可以预见在限贷令的正式实施之后,不光是整个行业格局生变,连借款端也要大换血了。


投资人:投资P2P的成本增加


从监管的思路来看,为单个借款人(或企业)设定借款余额上限,一方面是为了确保P2P的小额业务方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控制单个借款项目规模的基础上控制风险,以帮助投资人规避大标集中易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从投资人角度而言,P2P项目规模遭到限制,理论上能够实现小额、分散的投资目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增加了投资人的成本,一定程度上会给投资体验带来影响。


第一,时间成本。借款余额上限的规定,有助于投资人分散风险,但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即增加了投资人的时间成本。尤其是在一些人气比较高的平台,单个项目额度缩小,在资产端无法快速扩张的情况下,平台“抢标”的现象可能加剧,一些“大户”投资人可能会因投标过于耗时耗力而退出P2P。


第二,投资选择减少。以往由于P2P产品品类多样,投资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自由选择。如今监管限制单个项目规模,平台的业务品种也受到了限制,投资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只能投资个人信贷、(中低端)车辆抵押借款、消费金融、三农金融等小额项目。除了车贷、信贷以外,多数小额业务模式在国内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模式不够成熟,风险点比较多,投资人过于集中在这些项目上,也不见得是好事。


P2P平台:生存压力陡然加剧


限额令的颁布也预示着业内涉及大额业务的平台都需转型,然而转型的成本对于平台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账,涉及到团队的重建、业务的开发、人员的部署等等,为此平台的转型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步出错的最坏结果便是全盘皆输。基于限额的具体规定,业内对P2P平台转型小额业务基本达成了共识,但问题在于业内主流的小额业务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发展难点,P2P平台要进入其中任何一个领域都面临着偌大挑战。


第一,个人信贷。P2P行业在个人信贷业务上面临的难点,也是我国发展个人信贷业务所面临的难点,即缺乏完善的民间征信体系和成熟。个人信贷业务的主流模式是个人无抵押借款,只需要提供相关资质证明即可。由于违约成本较低,个人信贷业务普遍呈现高违约率的特征。因此对于P2P行业来说,发展个人信贷业务难度极大,不仅要考虑社会基础完善的外部因子,还面临着坏账成本难控的现实。再加之国内缺少出借人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投资人对个人信贷项目也比较缺乏积极性,为此P2P平台还得准备好应对市场反响冷淡的局面。


第二,车贷。车贷是目前P2P行业内较成熟的业务模式之一。一方面,因其具有可复制性强、标准化程度高等优势,平台进入车贷领域的门槛较低,但发展难点在于当前P2P车贷平台数量不断增加,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尚没有平台能够找到差异化突围的方式。另一方面,车贷行业的红利窗口基本已经过去了,经过几年的发展,以微贷网、投哪网、果树财富、玖融网等为代表的车贷先行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规模、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等,后入者在缺乏实质性突破口的情况下,与早期车贷平台竞争还存在较大难度。


第一,消费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模式近年十分火热,吸引了诸多互联网企业的布局,尤其是在风口论的推动下,P2P平台也摩拳擦掌试图涌入这片蓝海。但事实上,在消费金融领域内,P2P平台的劣势是大于优势的。虽然能够打通资金端与资产端的连接来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但最为关键的场景和风控却是P2P平台最缺乏的,在消费应用场景的打造上,P2P平台拼不过电商,无法保证用户的高黏性;在风控水平上,传统风控手段比不过银行系,大数据风控却又缺少用户征信数据的积累,远远落后于阿里系。


监管政策逐渐落实,P2P网贷平台有条不紊的进行P2P网贷系统、网贷业务整改,以便适应行业发展的趋势。未来,互融云认为从技术层面上实现网贷系统的合规性将是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不仅P2P平台运营者身兼重担,P2P网贷系统开发商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时间成本去完成P2P网贷系统合规性的建设。


 

分享到:
联系我们

400-090-3910

(北京总部: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北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领地OFFICE1号楼A座1403

上海分部:13911340419

上海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泸太路6395号1_2层B区2440室

广州分部:13161766437

广州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广汕一路715号2号楼1-7楼405-5房

搜索“北京互融时代”或“北京互融云”,即可导航到我公司总部

关注我们 了解最新动态消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专题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