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许多互联网金融公司便更名为金融科技公司(FinTech),从本质上来讲,二者都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金融行业。
8月24日银监会等四部委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管理办法》,P2P全面进入监管时代。还没等P2P们充分消化,地方银监局和地方金融办已按“办法”对P2P平台进场现场调研,一瞬间花火,P2P野蛮生长的“好日子”真的到头了,它因“化解监管”而获得的驱动力从此丧失。
而那因为P2P创新闪亮的“互联网金融”5个字,也因此变成贬义词,失去神奇的光环,步入衰败、死亡的囧途。不难理解,多年沉淀,大众已经将互联网金融与P2P深度关联,去年各类P2P跑路、破败带来的负面影响,至今尚未散去,以致招来强劲的监管暴击。趋势已然明朗,互联网金融颠覆产业的大旗,必然让渡与Fintech(Finance Technology,金融科技)协作不替代、创新不颠覆的新旗。
没错,互联网金融将死,Fintech永生。而将来,互联网金融水浅王八多,Fintech才是深渊藏蛟龙,因此,针对后者,最近,我们必须关注的,其一,是面向C端的保险创新,其二,是面向B端的供应链金融,它们将收窄受众、创造价值、变革行业、阐述未来。
的确,玩名词创新没有任何价值。即使是所有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都改名叫金融科技公司,但原有业务模式不改变,金融科技也很快就会被“玩坏”。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被“玩坏”就是因为很多P2P、众筹平台甚至互联网巨头从事了银行、券商等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却没有和传统金融机构一样接受监管。吴晓灵院长近期指出,应该区分“金融活动”和“金融服务”并实行不同的监管原则。金融活动就是前面说到的资金中介、信用中介,一旦从事金融活动必须有牌照管理,因为资金中介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了非法集资;而“金融服务”则是与金融机构合作,为他们提供技术、风控、数据方面的服务。
Insurtech崛起
根据咨询公司毕马威(KPMG)与CB Insights发布的最新报告,Fintech行业第二季度融资中,Oscar Health、Clover Health和Bright Health分别以4亿美元、1.6亿美元、8000万美元排名第三、第六、第十,保险领域的技术创新公司备受VC追捧,显然,移动互联网深入生活后,保险的技术派创新越发蓬勃,Insurtech(Insurance Technology,保险科技)正在崛起。
无疑,移动设备越来越普及,步入万物互联时代,信息获取成本越来越低,大数据技术越来越成熟,保险精算可以打破简单统计学桎梏,更多维、即时地确定出险的可能、保障的对价,令保费得以大大降低,更加项目化、个性化。由此,为沉疴处处、泥石流遍地的保险业带来一股清流,激活万亿元市场,回归“初心”——更有规划地以金融方式为受众提供最合理的保障,实现更广泛的普惠。
供应链金融赋能
Insurtech之外,供应链金融成了另一个亮眼的新星。国内的“群星金融”,就因技术赋能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各金融机构,一起玩转应收、应付账款融资,最近获得1.5亿元B+轮融资。借用《人类行为经济学分析》的说法,这种赋能就是“用一个更满意的事物状态去代替一个不是很满意的,从而抛弃那些不尽人意的,获得更好的多赢”。
与阿里小贷、京东金融这类玩家相比,群星不受限于电商的特殊平台场景,可涉猎更广的产业门类。如此,在不颠覆产业格局的同时,群星赋能传统各方,弥合它们的金融鸿沟,自然拥有更强大的“市场率”,并在TermSheet(投资条款协议)毁约率30%的资本寒冬,逆市巨额融资。
可见,Fintech催动下的供应链金融,打破诸多低效率、高成本、盘根错杂的商业方式,对其进行改造重构,缩短利益相关方的金融路径,为他们赋能……互融云互联网金融系统研究员相信,这是B2B金融的生存之本,也可以对未来中国Fintech进化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
马云曾说,希望互联网的冬天再延长一年。现如今,互联网金融摇身变成科技金融是大势所趋,不知披上科技金融的外壳,互联网的冬天能否抵御一个有一个寒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