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十月一过,冬天就要来了,而P2P也开始流传着资本寒冬的消息。而作为P2P网贷系统专业开发商互融云告诉大家关于P2P的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我们要明白,P2P世界的资本,事实上并没有进入寒冬。
目前接受过风投的网贷平台达130家,其中有10余家P2P完成C轮融资,至少9家融资额过亿元。据报道,在2016年,P2P网贷行业总融资额就超过68亿元人民币(透露融资金额为数千万元按1000万元计算,美元融资额按6.6的汇率计算)。这样的数据之下,还远远称不上是资本寒冬。甚至我们还可以说,P2P行业依旧保有今年最受风投青睐的行业之一的地位。
2016年被称为是中国P2P整治之年,监管趋严,尤其是在8月下旬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颁布以来。市场对网贷平台就持着一种更为谨慎和理智的态度,不管是投资人还是风投机构。
但是在投资热度趋降的形势之下,P2P网贷行业的成交量却并没有下降。根据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数据统计发现,在《暂行办法》颁布的当月,P2P网贷行业单月实现了1910.30亿元的整体成交量,环比7月增长了4.40%,同比增长了96%。到了9月,P2P网贷行业单月实现了1947.17亿元的整体成交量,环比8月增长了1.93%,同比增长了69%,而单月成交量离2000亿元仅一步之遥。
风投带着自己“穷的只剩钱”的定位,到P2P的世界走一圈,挑一挑。最后,风投仍愿意投资P2P。一是看好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二是所选择的平台有了较为清晰的审核判断,平台的业务模式、平台的流量和平台是否合规规范等都是风投目前考虑的重点。退回到资本寒冬的大环境,预计P2P行业年内将有68亿美元融入,这温度不冷。
这第二件大事是监管强调的信息披露并不是无用功。
《暂行办法》颁布以来,P2P行业进入整顿期,不少平台由于自己不规范或发展规划,难以为继,纷纷离开P2P的舞台,以不好的方式如“跑路”或者好的方式“自动停业”。
自从监管层明令强调“银行存管”,无论大小平台,都在努力地接入银行存管,目前已有63家平台上线银行存管,从上个与的2%占比上升到3%的占比。速度有些慢,但好在是往上走的趋势。
10月28日,经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2016年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正式发布《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个体网络借贷》标准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规范》。
文件有96项披露指标,其中强制性披露指标更是高达65个、鼓励性披露指标逾31项,分为从业机构信息、平台运营信息与项目信息等三方面。
监管层对信息披露的重视是表明用心整治P2P最好的证明。因为信息披露可以帮助投资人分析标的真实性和体现平台本身的业务能力以及是否合规合法。
谈到信息披露,更值得大家注意的是,10月27日至30日,第十二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今年国务院专项整治工作中,就是承办了举报平台的建设,搜集所有的举报线索,这个也是跟信息透明相关的。其相关平台在10月13号开通,仅仅10几天时间便收到了几百家的举报信息,希望这会是整治工作中的一级良药。
为什么信息披露对互联网金融这么重要?这和互金本身的特点是息息相关的。一,互金是普惠金融,主要是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因为传统金融机构对于高尽职人群和企业为20%的人提供了成熟的服务)。那么剩下的80%需要融资的人和企业,就渴望有一个像互金这样低成本、高效率的的入口。二、互金相对方便快捷,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硬性限制,也打破了不同行业之间的软性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