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近年来,消费在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中异军突起,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互融云消费金融系统研究员了解到2015年消费占GDP比例已达64%,超过“十二五”规划(45%)预期,2016年前三个季度消费占GDP比例进一步达到了71%。作为刺激和扩大消费,并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工具——消费金融,上升到国家战略,首次进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狭义的消费金融主要是指为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降低其一次性购物成本,从而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但是普通公众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可能因为增加了利息、手续费等消费成本,反而抑制了其总消费能力,出现寅吃卯粮式提前消费,甚至有校园裸贷、金融欺诈等乱象。
广义的消费金融可以认为是围绕消费的资金融通,以小额、分散、精准、高效、救急(应急)为显著特点,是消费产品服务的促销工具和金融增值手段,核心是通过“消费金融化、金融生活化”运作,实现消费和金融两种资源跨越时间、空间配置产生便利、高效、额外收益等增值,让消费者得便宜占实惠,让商家去库存增收益,彻底扭转消费者与商家的传统对立对抗关系,真正成为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则快乐生产、快乐消费不是奢求。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由于服务对象难以提供或者维持高质量的信用等级,商家、金融机构单纯线下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往往面临规模不经济困境,如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追求规模效应,却会产生额外运营成本,造成呆坏账风险,如果做不出规模,盈利自然堪忧。例如捷信消费金融公司曾经聘用数万信贷人员,但是盈利能力并不高。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VR、区块链等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颠覆性变革,使得一部手机、一个微信公众号、一个APP就能运作和管理海量商品和金融资源。至此,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生产力得到完美释放,迎来300万亿蓝海市场,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电商、消费企业、互联网金融机构、保险等一大批企业纷纷涌入,从业者将达到千万规模,形成了信用卡、消费贷、消费分期、消费贷资产证券化、消费信托、消费责任保险、消费众筹、消费返还等多种消费金融服务模式。可以说,“互联网消费金融+”将无所不在,一个人从出生、上学、恋爱、结婚、旅行、买房、买车、装修、买家电等的成长全周期消费都可能被互联网消费金融覆盖。
以消费众筹为例,针对未面世产品服务,商家根据同类产品价格及目标消费者价格承受能力,预先设置产品价格,预售代现售的形式众筹前期生产开发成本,并通过直供方式降低营销成本。同时,消费者可参与产品研发生产,获得喜好的商品,向朋友圈推荐获得销售佣金,分享项目运营收益。该模式充分体现消费主权推动下的志愿者意识、股东意识和共享意识。
再以消费返还为例,在若干商品产能过剩、库存过高的现实下,商品价格和价值严重偏离,同样的商品若进行消费全链条金融运作,可实现高达100%增值,那么商家和消费者将可能分享更多消费扩大升级的红利。商家为消费者提供折让、卖送、减让、赠送消费券就是其中主要代表。而像工行、物美、国美、南航等金融机构、消费企业为了扩大客户量和单个客户价值,根据客户消费情况提供约定额度积分,积分可兑换相应消费权益。此类积分对应货币折算虽属于营销费用支出,但可以刺激和锁定用户定点定向持续消费,带来的更高收益反而带来较高利润。
以互联网消费金融引导消费和普惠金融升级,以供给创新创造消费需求,不仅将进一步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还可拉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高效高质型经济提升。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好的产品会让人觉得物超所值。消费金融的前提是商家能够提供优质产品,这是前提,无论金融运作价值的诱惑有多大。
二是有用的产品让人觉得物有所值。如果商家试图用消费金融增值预期来绑架消费者的消费,让消费者购买很多无用产品,即使消费者买单了,也期望从商家那里获得收益回报,来弥补购买无用产品的“消费损失”。因此,商家应该通过消费金融运作,将潜在的刚性、有用需求激发出来。
三是建立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共同体。消费金融所带来的提前消费、提升消费体验性、让利让惠给消费者、消费带来增值并以股利、利息回报消费者……则成为新的竞争法宝,并能让商家黏住用户、控制消费,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分享消费全链条价值,形成可持续的共赢关系。
四是用贵族的标准回报富裕阶层,用富裕阶层的标准回报中产阶层,用中产阶层的标准回报屌丝。不同消费者对于消费金融所产生的价值,敏感度、认可度是不一样的。淘宝的九块九包邮模式永远打动不了中高收入群体,因为他们更强调质量和体验。中低收入群体有点收益回报就灿烂,也容易被诱导,但是富裕阶层更看重大额投资回报,所以给富人谈消费贷,给低收入者谈消费信托,就是对牛弹琴。各位商家要兼具消费金融的创新精神,从消费的全产业链中挖掘和分享金融红利,同时更要坚持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产品服务,实现消费金融与工匠精神双轮驱动,让消费者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从而扩大消费和实现消费升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