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融云 互融云

北京互融时代软件有限公司

北京软件行业协会理事会副会长单位
北京软协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
十六年砥砺前行,持之以恒,做您可托付的信息化合作伙伴。
系统试用
  • 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选择以下任一方法:索取【系统报价明细】

与我们专业客服直接沟通,您将得到第一手的系统报
价和详细的报价说明。

方法一:通过网页聊天工具,获取一手资料、报价、试用
联系在线客服

方法二:直接拨打官方热线

400-090-3910
立刻回呼此号码

互联网金融科技推动财富管理升级

发布时间:2017-07-03  作者:金融界
分享到:

 

据互融云财富管理系统小编跟踪了解,近段时间,几大银行纷纷宣布与互联网公司携手;与此同时,以技术见长或起家的互联网财富管理机构也宣布理财手段升级,如数字化资产配置、智能投顾等,两种合作的背后推动力都是金融科技。对于金融科技,各方参与者是真投入还是蹭热点尚需检验,但大云平移、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技术逐步深入到金融体系,给金融行业生态格局、业务模式带来不小改变。
  

合作而不是单打独斗
  

在金融科技的裹挟下,无论代表Fin(金融)一方,还是Tech(技术)一方,合作都是不二选择。从合规角度看,银行存管已成为网贷机构合规的必要条件;从业务发展看,二者深入合作,传统金融机构有望实现金融服务的进一步转型升级,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可借助传统金融的诸多优势突破发展之瓶颈。
  

举例来说,今年3月,某互金企业宣布未来将专注于Tech,服务金融机构做好Fin。它首先向基金行业开放了其自运营平台,与以往基金超市用户自主选择产品相比,该平台通过数据技术能力分析,为客户自动匹配个性化需求。
  

大数据公司数联铭品在日前的一项研究中称,传统金融机构转型过程中除了自建平台和技术自研模式外,选择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可以更经济、更有效地补足自身互联网渠道和技术能力的“短板”;另外,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不仅可快速获得金融牌照,还可获得传统金融机构的线下渠道和前后端资源,对于互联网财富管理服务的落地和地推亦更有效率。
  

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是个双赢选择。这一点已成共识。网贷之家高级研究员张叶霞认为,近期与工行、建行、农行等开展合作的互联网企业开展金融科技有先天优势,并且这些公司已经具备一定的金融科技实力。传统金融机构在业务流程、风控技术等方面都要优于其他民间融资机构,但传统金融机构发力金融科技的时间尚短,无法短期内形成优势。同时,由于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受到牌照等的诸多限制,金融科技如果要实现金融体系的快速全面渗入,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是十分必要的。
  

催生新的市场“蓝海”
  

金融科技的不断创新和产品应用场景的不断挖掘,也将催生较多的“蓝海”市场机遇,如基于智能投顾应用的财富管理产品,基于场景化的财富管理产品等,衍生出差异化的竞争机会。
  

不难发现,在金融科技发展初期,大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所进行的创新主要集中在资产端的风险控制,比如利用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技术进行风险控制,而这一波创新则集中于投资端,为客户理财需求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东所言,用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空间巨大,可以改变传统金融的风控模型甚至是生存业态。
  

上述向基金业开放平台的案例,应用数字技术为客户提供理财管理,这实际上就是智能投顾的运用。当前,智能理财似乎已经开始成为新的行业趋势。但在记者采访时,多位用户表示,“智能理财虽然听起来很科学很智能,但是涉及到真金白银交给机器人投资时,还是要非常谨慎。”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告诉记者,对比国外经验,智能投顾的发展有以下几个因素: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具有竞争力的模型方法、强大的管理和投资团队、较为完善的监管、信息披露比较充分,这样才容易获得用户的信任。
  

张叶霞也认为,金融科技主要的发展壁垒在于资金和技术。具备大数据发掘能力的数据专家聘请成本高昂,且即使挖掘出有效的数据,未必能换来真金白银的商业价值。
  

当谈及金融科技在财富管理领域的应用时,多位从业者提及了保险业,认为这是值得智能投顾拓展的领域。“我们现在推了3000名用户在试用,基于用户需求分析做画像,同时对于整个保险做一个评分体系,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保险需求,提供智能化的配置。”某互金平台CEO说。
  

自由定制需坚守合规底线
  

没有任何一种金融形态可以离开安全来谈,对于互金平台来说尤其如此,风险问题一直是悬在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风险控制才是互金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未来财富管理行业发展趋势,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现阶段,自由定制理财在市场上只是少数,但是从总体趋势上来看,随着金融产品的极大丰富,用户的需求也会逐渐多样化,用户自由定制理财产品的需求也会增多。
  

“智能理财其实刚刚从0到0.1。”懒财网CEO陶伟杰认为,从投资风险上考量,智能理财的力量依旧非常弱,目前大部分应用在风险较低的投资领域,而对风险较高的投资领域,比如股票、期货等方面,依旧比较依赖于经验的积累。在这些领域,智能理财还没有更大的市场变化。另外,智能理财目前受限于人工,眼下的智能理财算法主要还是依赖数学模型的构建,这些数学模型依然是需要人工来制定,模型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智能理财的效果,算法更多的只是执行,而不能制定规则。此外,智能理财作为新生事物,在用户接受度上目前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智能理财最适合服务的人群是广大中小产阶层。但是目前在中国,大约有七成的居民,除了银行存款储蓄之外,从未接触过任何形式的理财。中产阶级具有强烈的资金增值的需求,但也恐惧承受资金损失的风险,因此对他们而言,像智能理财这样新颖的产品无疑是具有吸引力的,但在真正的尝试上,却较为谨慎。
  

还有研究者表示,定制化普及的前提是技术发展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定制化的互联网理财也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另外,自由设定理财期限,背后对应的是丰富的资产存量,必须要有各种各样的资产来匹配用户的需求。

 

分享到:
联系我们

400-090-3910

(北京总部: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北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领地OFFICE1号楼A座1403

上海分部:13911340419

上海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泸太路6395号1_2层B区2440室

广州分部:13161766437

广州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广汕一路715号2号楼1-7楼405-5房

搜索“北京互融时代”或“北京互融云”,即可导航到我公司总部

关注我们 了解最新动态消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专题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