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来自国家政府、企业、学术等各界领袖齐聚一堂,共议“金融科技:前景与挑战”相关话题,描绘未来普惠金融发展的新路径。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创始会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黄震出席了本次达沃斯·财新晚餐会,与多位行业、产业领袖进行会面并交换观点。
黄震教授主要讲述了如下一些观点:
第一、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侧重各不相同。中国讲科技金融讲了十多年,主要是指要用金融来支持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让科技企业有融资的渠道。而金融科技主要是指要借助于新的科学技术来改良优化金融的效率。所以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应该是个相互双向融合的一个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科技助力金融和金融助力科技在中国当前实施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之中,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同等重要。但是,金融科技是一个舶来词,科技金融是一个本土的词。我们不能简单以为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就要屏弃本土的词汇而热衷于所谓的外来的词汇。
第二,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其实也是各有侧重。金融互联网主体是金融机构,它要增加互联网的元素来提高效率,而互联网金融是指互联网的平台要衍生来做金融,这有点像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的关系,这两个词有一个相比较的关系。现在我们国内互联网金融在出了一些问题的情况下,大家又开始大谈金融互联网,甚至认为互联网金融这个词要消失。要用金融科技来替代这都是简单化片面化的思维。
当前金融科技一词大热,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恨不得要撕掉互联网金融的标签贴上金融科技标签。黄震教授在演讲中对此进行了批判和反思。提出要认真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风险产生的原因,同样是不是会在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重演?
黄震教授指出了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三大教训:
第一是,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和保护不力,导致大量的金融投资行为是非理性的和不负责的、无风险意识的。大量的非理性的个人投资必然会带来很严重的问题。
第二个是我们的媒体是跟着热潮热炒,如果出现问题就棒打、棒杀。所以这样就导致舆论一边倒的情况,不利于发展。
第三个就是科技的应用和我们的预期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我们真正切切实实提高技术的应用,改善金融服务。
在比较金融科技与中国互联网金融的过程之中,黄震教授指出了两点:
第一点是西方的金融科技较早地引入了技术的思维来改良优化他们的监管、机制,提出了“监管沙盒”这些思路。当然我们国家,黄震教授也较早地提出了“柔性监管、软法治理”的思路,只不过技术色彩比他们稍微淡一点。
第二点就是西方的金融科技更强调技术的独创性,所以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
最后,黄震教授认为虽然面临很多挑战,但是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发展还是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