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融云 互融云

北京互融时代软件有限公司

北京软件行业协会理事会副会长单位
北京软协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
十六年砥砺前行,持之以恒,做您可托付的信息化合作伙伴。
系统试用
  • 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选择以下任一方法:索取【系统报价明细】

与我们专业客服直接沟通,您将得到第一手的系统报
价和详细的报价说明。

方法一:通过网页聊天工具,获取一手资料、报价、试用
联系在线客服

方法二:直接拨打官方热线

400-090-3910
立刻回呼此号码

【二代征信】二代征信报告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价值

发布时间:2023-03-20  作者:互联网
分享到:

 

自2020年1月19日起,二代征信系统正式上线,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向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提供二代格式信用报告查询服务。与一代征信系统相比,二代征信系统在收录数据、信息更新、信用分计算、用户权益保护等方面有所改进。目前,二代征信报告主要涵盖个人基本信息、信息概要、信贷交易信息明细、公共信息明细、本人声明、异议标注及查询记录这八个部分,基于这些信息可以更全面地展示金融客户的信用状况及历史信用行为,为金融该机构提供业务决策依据。二代征信中丰富的数据为变量衍生、授信模型、风控策略的优化迭代提供了支撑,辅助金融机构精准洞察客户需求、构建客户画像,辅助信贷审批,提升风险防控水平,更好地为金融客户提供服务。

 

二代征信报告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价值

 

随着银行、信托、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相继接入二代征信系统并加入报送行列,其覆盖率、普及率以及数据质量越来越高,二代征信报告的应用价值日益增长。二代征信报告在金融领域应用广泛,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权威、易得、易用的客户信用数据,为促进金融交易、降低金融风险、提升社会信用意识提供支撑。

 

(1)提升风控能力:二代征信报告在金融信贷业务风控环节上可以应用于信用评估、风险识别、欺诈识别、风控模型搭建等方面,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变量衍生等技术手段实现征信数据的最大化挖掘利用,进一步完善风控模型或授信策略,有效提升业务审批质量,规避潜在业务风险,保障金融体系良性发展。

 

(2)降低运营成本:二代征信报告为金融机构提供权威可信的信用数据,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和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审核成本,提高业务管理及运营效率。另一方面,也为资信良好的用户缩短审批时间,实现秒批秒贷,升级用户体验。

 

(3)提升贷后管理工作质效:基于信用评估模型融合二代征信报告数据能有效衍生多维特征变量,有助于形成更精准的贷后评分卡,为差异化、个性化的催收策略提供支撑,保障贷后管理工作质量及效果最大化。因此,对于二代征信报告信息的深度挖掘对于金融机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价值。

 

不过,目前国内二代征信报告的读取形式较为单一,缺乏丰富的特征变量体系,现有信息数据也无法直接用于业务场景。需要依托AI能力对征信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及变量衍生,构建系统化的征信特征变量算法库以及AI模型,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运营优化、风险决策、营销分析,支撑金融机构智慧转型。

 


 

互融云提供专业、合规的人行二代征信全流程接入服务

 

1)征信接入咨询服务

申请流程及申请相关资料准备、接入的前期硬件及网络的条件、根据业务实际拟采取的接入方案及接入实施计划等咨询服务,并协助客户准备相关规范文档,顺利通过接入申请。

 

2)征信接入技术服务

包括原业务的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组织、数据解析、数据加压加密,等技术开发服务,帮助金融机构解决人行/百行征信技术对接难题。

 

3)征信接入测试服务

协助接入人行和百行征信企业接口程序测试验收,涵盖央行接口规范所有基础校验、业务校验、关联校验,逻辑校验等全流程完善的接入测试服务机制,出具相应的测试验收报告文档符合人行接入审查标准,实现接入环境的正式转换。

 

 

本文标题【二代征信报告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价值】

链接地址:https://www.hurongyun.com/article/detail/15636.html 转载请带上链接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可拨打互融云销售热线:400-090-3910,或者在线咨询

分享到:
联系我们

400-090-3910

(北京总部: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北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领地OFFICE1号楼A座1403

上海分部:13911340419

上海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泸太路6395号1_2层B区2440室

广州分部:13161766437

广州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广汕一路715号2号楼1-7楼405-5房

搜索“北京互融时代”或“北京互融云”,即可导航到我公司总部

关注我们 了解最新动态消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专题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