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碳排放交易是指政府或国际组织通过向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企业发放或出售一定数量的碳排放许可证,企业可以在排放量超标时购买这些许可证,以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早在2013年、2014年,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先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探索不同特点地区碳市场建设途径。7省市试点碳市场覆盖7种温室气体、十余个行业,近十年累计成交额152.63亿元(人民币,下同)。”6日,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经济部主任韩文亚在发言时说。
当日,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在“融入碳交易战略布局助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分论坛上,韩文亚以《积极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题作了主旨发言。
据介绍,碳交易机制作为显性碳价机制,在多数发达国家是推动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的政策工具。
全球各类碳市场分别覆盖了1至7种温室气体,分别纳入工业、电力、航空、交通、建筑、废弃物和林业等行业,碳排放量分别占其所在地区碳排放总量的18%至85%,碳排放总量约占当前全球碳排放总量23%,年度配额上限从500万到4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不等。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是全球交易量最大、运行时间最长的碳市场,年覆盖排放量约18亿吨,交易量100亿吨左右,主要是期货交易,碳价高达80欧元/吨。
韩文亚说:“全国碳市场年覆盖我国火电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全球覆盖规模最大,2021年7月16日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截至2022年底,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2.30亿吨,两年累计成交额104.75亿元。”
2019至2020年是中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中国共纳入发电企业2162家,配额履约完成率为99.5%。
韩文亚介绍,在试点工作基础上,中国碳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有序,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交易价格每吨在40至60元范围内波动,未出现暴涨暴跌现象,基本反映电力行业降碳成本。
碳排放资产交易系统是互融云在数字货币的基础上推出的一款新型软件产品,跨越传统碳资产货币交易的形式, 使用平台发行的数字货币作为全系统唯一指定交易币种。一方面:有利于平台发行和推广代币。另一方面: 对持有者也是一种投资,随着数字货币的水涨船高,代币的价值也会越来越高。
系统由前端门户、后台管理系统、虚拟币管理平台三部分组成。提供碳资产的挂单审核、限价交易、竞拍交易、交易查询等多种特色功能,减少碳资产交易的繁琐步骤,实现审核无忧、交易无虑、简单便捷。
系统架构特点:
①拓展能力强:
可基于通用硬件扩展计算和存储能力来提升系统处理能力,满足业务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运行可靠性高:
将系统拆分后并运行在多台相同的设备上,即使单一设备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可正常运转或仅局部受损。
③运行效率高:
在对系统各环节合理拆分的基础上,通过并处理进一步突破传统串行处理存在的效率瓶颈。
④硬件成本优势明显:
分布式系统基于相对廉价的通用计算和存储设备构建,获取相同处理能力的成本低于传统架构。
本文标题:【中国碳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有序 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
链接地址:https://www.hurongyun.com/article/detail/16109.html 转载请带上链接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详见北京互融时代软件有限公司官网介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