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供应链金融是指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资金流、产销信息流等信息,构建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
10月10日,中国经济信息社举办中经智库每月谈研讨会。与会嘉宾围绕“供应链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分享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经验,并针对当前制约供应链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应对之策展开研讨,以期做强做优供应链金融,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信息社党委常委、副总裁李月表示,发展现代产业链供应链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已逐渐进入深水区,亟需参与各方合力提升产业链整体金融服务水平、运行效率,降低中小微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成本。
“金融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供应链金融的底层逻辑和模式,使得传统模式下依赖核心企业担保的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得到有效缓解。”中信智库专家、中信银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朱义明表示,在新模式的驱动下,供应链金融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华表示,供应链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但目前供应链金融发展仍然存在受惠对象、产品、主体等方面结构性失调问题。
“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主要围绕应收应付等债权债务展开业务,特别是基于应付的信用流转成为供应链金融的标配产品,但围绕仓单、存货等要素的供应链金融却并未真正激活。”宋华举例说。
在宋华看来,解决供应链金融发展面临的瓶颈,真正让供应链金融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实体经济的作用,强化制度性建设至关重要。他建议,尽快制定可操作且可执行的融资性贸易判定条例,尽快出台对信用流转类业务的规范,尽快完善有关大宗商品存货或仓单质押领域数字基础设施标准和资产管理登记公示体系。
朱义明认为,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成为了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有力抓手。进一步整合税务、工商等数据,加强供应链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可以大大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整体竞争力,构建高质量供应链金融生态圈。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俞越表示,在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重构的大背景下,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在他看来,以民营经济为代表的平台经济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促进平台经济的发展壮大,可以助力供应链金融进一步打通产业链、构筑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中经智库每月谈”是中国经济信息社为集聚内外脑智慧、服务支撑决策打造的专业化智库研讨平台,创办于2018年,已成为助力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履行智库职能的重要平台。
互融云根据您所处的不同行业,提供专业化的供应链金融系统解决方案,为生产商、经销商、物流商、电商平台和金融机构等提供配套系统,为企业提供专业性金融咨询服务,促进企业产融结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互融云供应链金融系统覆盖的业务场景周期从采购/生产到存货/物流,最后流通到销售回款的过程,这其中每个环节的融资模式都不相同,我们严格监控每个环节的正常运转,助力您资金的保障安全。
系统的特色:
>>场景金融设计:
产品的设计与场景内金融相结合,基于实际的业务场景、数据、准确的发现用户的需求和痛点,针对性提供给客户适合的供应链产品。
>>多行业支持:
系统可以满足生产制造、家电、汽车、钢铁、煤炭、医药、电商平台、金融机构等多种行业。
>>配置灵活性:
快速调整产品组合,产品类型、产品规则、费用标准的自定义配置,实时调整,适应业务变化。
>>业务审批流程化:
系统实现融资申请、尽职调查、贷款审核、合同签订、贷后监管、催收管理流程化,规范化的帮助客户搭建供应链生态圈。
>>丰富的数据报表;
多维度统计报表:客户统计类贷后回款类、贷前风控类,财务报表类,用数据帮助企业运营。
>>配套接口齐全:
现已成功接入:征信类如同盾、百融、人行征信,工具类如OCR识别,电子签章,支付类:银行、微信支付宝等,市面上主流接口。
本文标题【中经智库每月谈:供应链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hurongyun.com/article/detail/16177.html 转载请带上链接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详见北京互融时代软件有限公司官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