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汽车金融在中国目前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中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均参与其中。
临近年末,全国多地开展新一轮汽车促消费活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我国汽车总销量或可达到3000万辆,同比增长11.7%。展望2024年,中汽协方面预测,中国市场的汽车总销量将达到3100万辆,同比增长3%。
作为拉动汽车消费的有力引擎,汽车金融成为多家银行发力的重点。《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银行汽车金融创新呈现多重特点:在“双碳”目标下,结合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兴起,推进绿色低碳主题的汽车金融服务;配合新能源车下乡的趋势,推出适合农村居民、新市民特点的汽车消费金融服务等。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业内分析认为,银行汽车金融应挖掘消费潜力、畅通汽车流通、服务汽车产业链,不断推动中国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利好政策频出
在大力提振消费政策的推动下,银行汽车金融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近来,多地多项政策提及推动汽车金融进一步发展。
为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助推消费稳定增长,江西省商务厅于2023年12月面向全省发放“2023江西省级汽车消费券”,本次安排活动专项资金1953万元。
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官网消息,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河南证监局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到,要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环节金融支持力度。鼓励政策性银行提供低息贷款,支持优势整车企业建设智能汽车、专用车等特色基地和产业园区,培育一批产业协同区和产业集群。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汽车消费信贷支持力度,探索开展线上贷款产品创新,采用数字化新型风控手段,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而在融资体系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与外部投资机构深化合作,探索以“贷款+外部直投”业务新模式,推动在企业生命周期中前移金融服务,更多发放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支持初创期、成长期企业发展……
此外,明年汽车消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消费将继续成为政策支持的重点。为有效推进上海市大气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上海市相关部门制定《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明确提出2024年对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继续给予政策支持。
在此背景下,多家银行优化升级汽车金融业务,例如近日邮储银行(601658.SH)App邮储车贷汽车专区正式上线。App界面展列汽车品牌、热门车型,用户可以一键打开,了解车型信息、查看贷款方案,且贷款方案页内嵌申请入口,方便申请人操作。除了邮储银行外,近期还有多家银行信用卡推出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活动,例如江苏银行(600919.SH)上海分行信用卡新能源汽车分期单期利率低至0.2%;2023年12月31日前,办理上海银行(601229.SH)信用卡新能源汽车分期可享限时优惠利率、消费返红包和账单分期减息券等福利;2023年12月31日前,成功办理上海银行苏州分行直客式新能源汽车分期的客户,可获赠充电桩抵用券等。
瞄准新能源汽车
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因此发力新能源汽车金融也成为银行汽车金融的突破口。
记者从建设银行(601939.SH)了解到,该行信用卡业务从“客户端”和“厂商端”双向发力,促进资源整合,将新能源汽车消费金融作为满足大众绿色金融需求的重要抓手。在“客户端”,该行信用卡支持终端零售客户融资购车需求,客户分期购买新能源汽车时首付比例低至15%,有效减轻支付压力。在“厂商端”,该行信用卡与理想、蔚来、小鹏、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厂商开展总对总合作,加大与上汽、广汽、一汽等传统汽车厂商在新能源车型的合作。此外,随着汽车消费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该行信用卡响应国家相关部署,推出“龙E贷好车”二手车分期产品,盘活二手车市场,推动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区别于传统汽车授权4S店销售模式,新能源汽车从底层重构汽车行业产品、技术、销售模式等商业逻辑,积极探索与之适配的渠道网络建设,授权、代理和直营模式全面开花。
以中信银行(601998.SH)为例,该行紧随市场和渠道的变化,以标准化、定制化、线上化为产品设计理念,针对新能源品牌不同的销售模式量身定制配套融资方案。对经销授权、以销定产的新能源品牌,“订单融”产品可基于消费者购车订单,向经销商、交付中心提供融资,用于向厂商采购车辆;对代理、直销模式的新能源品牌,“交付融”产品可向代理店、交付中心提供融资,用于向厂商支付交车保证金;“佣金贷”产品可结合厂商提供的历史返利数据或者厂商销量任务目标数据,为符合条件的代理店、交付中心提供融资,用于日常经营周转。
“随着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兴起,汽车消费金融的格局可能会重塑,由此带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表示,“新能源汽车有别于传统能源汽车,对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银行还应加强新能源汽车金融服务的风险识别与管理。”
抢占数字化高地
数字化已经成为各家银行汽车金融差异化破局的重要手段。
记者从中信银行了解到,线上化方面,该行构建了汽车经销商信用风险统一评价体系,实现线上审批,审批效率提升近50%;支持全部协议线上签约,提升客户体验及业务办理效率。自动化方面,每笔放款平均5分钟,与“信票通”产品组合运用,支持厂商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无感贴现”实时入账;7×24小时自助释放车辆合格证和钥匙等。智能化方面,建立汽车产业链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实时交互,使得车辆与融资信息更透明、更快速地传递与展现。
未来,中信银行方面表示,将致力于融入新能源汽车技术升级带来的全新数据传输场景,围绕数据打造不同于以往供应链金融物流融资的数据流创新融资模式。
“银行要在汽车金融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数字赋能是必由之路。”杨海平认为重点可以从以下方面发力,“其一,为了与优质的汽车生产厂商建立合作关系,银行应打通产业数字金融与数字化汽车消费金融;其二,结合新能源车数字化更为明显的特征,广泛联合各类主体,链接各类场景,加快构建全方位的车主金融服务生态,并探索完善与多元化金融服务相一致的智能化风险控制模式。”
消费金融专家苏筱芮分析认为,目前银行机构仍以“卡+App”为主要发展路径,面临与传统汽车金融公司的竞争,在营销路径、场景渠道方面也受到挑战。“银行可以针对汽车主机厂商在资金、贷款等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利用资金、金融业务和科技优势,为生产方、供应商提供信用卡分期、融资信贷、抵押支付等服务。在客群方面,银行则可以结合这两年政策引导的新市民客群,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汽车消费服务。”
受访业内人士均认为,未来汽车金融创新空间较大。杨海平认为,未来银行汽车金融创新方向包括:“一是在‘双碳’目标下,结合新能源车消费的兴起,推进绿色低碳主题的汽车金融服务;二是在汽车消费信贷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利用数字化平台推进场景化汽车金融服务;三是配合新能源车下乡的趋势,推出适合农村居民、新市民特点的汽车消费金融服务。”
在政策助推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服务汽车车主也成为多家银行零售业务增长的重要抓手。苏筱芮表示:“银行在车主服务领域提升差异化破局能力,可以不局限于汽车消费本身的购买支付、租赁融资、加油缴费等服务,而是围绕汽车连接的出行、旅游、物流、保险等更多场景及服务应用。另外在营销渠道方式上,除当前主要的积分权益、消费优惠等常规营销活动,还可以结合视频营销以及车主在自驾、旅游等场景下的粉丝活动,广泛拓客、促活。”
我们的产品:
互融云是专业汽车金融系统提供商,在汽车金融领域主打的软件系统有:
1、购车分期系统
针对汽车金融公司和汽车经销商推出的汽车分期贷款系统。系统以消费者、经销商和金融机构为主要业务参与者,做到了业务全流程管控、智能风控体系和一站式贷后服务,轻松应对各种市场和业务变化。
适用于开展二手车抵质押贷款业务的贷款公司.系统帮助企业高效的管理二手汽车抵质押贷款业务全流程,使用了贷后监管、利率变更、提前还款、还款催收、借款展期等功能应对各种贷后业务变化。
3、汽车融资租赁系统
支持汽车直租和回租两种业务模式。系统以汽车融资租赁业务流程为主体,管理出租人、承租人、经销商、资金方之间的业务关系。强大的信息采集、风险预警、项目质控、资产管理等功能方便了车辆融租公司更好管控业务。
4、汽车按揭担保系统
适用于以“助贷”模式作为主要业务的担保公司。系统主要以助贷业务流程本身管理和资金方的业务流程为关键点,支持大资金方(如大型国有银行工行、农行等)以信用卡形式进行汽车消费贷款业务。
适用于开展库存融资业务的金融机构,系统以汽车库存质押融资业务流程为主体,贷前对经销商进行实地调査授信,贷中对审批、审核放款、还款以及査询车库等流程操作进行实时监控,贷后管理车辆出库、监管、置换、评估、风险处置等。
6、汽车众筹系统
适用于二手车商或拥有二手车商资源的企业,系统包括平台众筹购车资金和二手车买卖分红两个业务模块,帮助二手车商更快更多筹集流动资金,缩短车辆买卖时间,获取更多投资收益。系统自主研发,扩展性强,稳定性高。
本文标题【行业利好政策频出 银行瞄准新能源汽车】
链接地址:https://www.hurongyun.com/article/detail/16399.html 转载请带上链接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详见北京互融时代软件有限公司官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