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供应链金融是指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资金流、产销信息流等信息,构建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
在绿色供应链创新上,如何深挖产业链,找到绿色客户,并且深入挖掘涉绿企业的融资需求等,是摆在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面前的重要课题。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于绿色供应链的发展也提出更高要求,比如,加强供应链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绿色供应链创新与应用。
多位受访人士对记者表示,面对上述痛点,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必须持续总结经验做法,挖掘特色亮点,创新更多绿色金融服务模式,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从价值链协同与自身业务两个方面同时发力,写好“五篇大文章”的时代答卷,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水。
科技投入加大
“经过一些前期的客户调研工作,我们发现金融机构和供应链的企业主体在开展绿色业务时会遇到两大难题,第一个是绿色资产识别,第二个是可持续数据透明化。”联易融(09959.HK)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宋群表示。
“绿色资产识别要求金融机构对于各类行业的绿色行业标准十分熟悉,这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极具挑战性。”宋群以建筑行业为例,绿色建筑认定标准较为复杂,要求金融机构的操作人员熟悉相关标准概念的可操作性较小。再比如碳足迹这种可持续数据的获得也是一个难题。目前,国内外均要求金融机构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时把碳足迹的数据作为重要的支撑。但是事实上,碳足迹的测算、核算是一个非常专业、复杂且花费不低的专业活动。
宋群介绍道:“在绿色供应链金融上,还会遇到一些特有的难点。比如汽车行业的转型,有一家国内知名的汽车厂商,它既生产新能源车又生产传统的汽车,它的供应商,比如汽车玻璃的供应商与核心企业所产生的应收账款,应该如何认定为绿色,其实是较为复杂的。我们在与行业专家讨论之后,一致认为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这家供应商的产品碳足迹是不是显著低于同业竞品。”
记者从联易融获悉,联易融联手金融机构,助力环保、农牧、光伏光电、先进制造等多个绿色行业,通过灵活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基础数字技术,把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落实到产品和发展决策中,在绿色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开发过程中,将绿色金融与现有的供应链金融科技产品及流程进行融合。
据了解,同样是港股上市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盛业(06069.HK),在2023年度,为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累计研发投入达2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在技术迭代和系统升级下,盛业通过自主研发的“盛易通云平台”,链接金融机构达131家,累计服务客户数量超1.5万家,累计处理的供应链资产规模超1900亿元。
盛业首席战略官原野此前指出:“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所在,但是中小微企业信用低、抵押品少、信息不透明,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和发展,破局的关键在于用好产业数据。因此,我们深度链接多家核心企业的产业生态,采用‘重交易 轻主体’的风控逻辑和业务模式,坚持聚焦交易本质,不断挖掘产业数据价值,从而让中小微企业在产业数字生态中建立数字信用和交易画像,突破对核心企业确权及担保的依赖,从而帮助中小微企业在每一个交易节点,都能获得灵活高效的供应链普惠金融服务。”
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模式
在绿色金融方面,TCL(集团)旗下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商简单汇信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简单汇”)围绕绿色票据产品也积极展开一系列探索,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简单汇在2021年成功落地全国首笔绿色供应链票据再贴现业务“绿色碳链通”。这是在惠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局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惠州中心支行等主体支持下,助力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落地案例。据了解,简单汇还以供应链票据为载体,广州碳排放权交易评级报告为依据,串联核心企业和供应商,协调TCL财务公司为资金提供方,设立差异化优惠利率定价,在支持节能减排方面表现出色的供应商提供优惠融资利率,带动核心企业和供应链上企业协同减碳。2023年,简单汇围绕“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积极探索绿色低碳投融资新模式、新路径,持续加大支持力度。《惠州市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及“推动‘简单汇’供应链平台构建和不断完善产业链及相关生态的绿色企业标准,建立和持续更新有区域、行业、供应链特色的《简单汇绿色企业目录》”。
谈及当下开展绿色供应链的主要痛点,简单汇总经理黎建明表示,目前绿色票据标准尚不统一。绿色票据各地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导致绿色票据认定难、流通难、推行难;此外, 绿色票据认证科技赋能不足。中小企业票据“小而散”,增加了绿色票据识别难度,影响了绿色票据业务的发展。他建议道,当前急需金融科技助力,可以由区域相关部门与金融机构联合围绕绿色供应链(绿色行业的供应链、绿色企业的供应链、绿色项目的供应链等)制定统一的绿色标准、认定流程。如发布区域绿色供应链名单,配套相应的信贷政策支持,推动绿色供应链金融、绿色普惠金融发展。再比如,搭建相关绿色金融的科技基础设施平台,促进业内绿色金融科技企业、绿色供应链交流,推动绿色金融科技快速发展。
互融云根据您所处的不同行业,提供专业化的供应链金融系统解决方案,为生产商、经销商、物流商、电商平台和金融机构等提供配套系统,为企业提供专业性金融咨询服务,促进企业产融结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互融云供应链金融系统覆盖的业务场景周期从采购/生产到存货/物流,最后流通到销售回款的过程,这其中每个环节的融资模式都不相同,我们严格监控每个环节的正常运转,助力您资金的保障安全。
系统的特色:
>>场景金融设计:
产品的设计与场景内金融相结合,基于实际的业务场景、数据、准确的发现用户的需求和痛点,针对性提供给客户适合的供应链产品。
>>多行业支持:
系统可以满足生产制造、家电、汽车、钢铁、煤炭、医药、电商平台、金融机构等多种行业。
>>配置灵活性:
快速调整产品组合,产品类型、产品规则、费用标准的自定义配置,实时调整,适应业务变化。
>>业务审批流程化:
系统实现融资申请、尽职调查、贷款审核、合同签订、贷后监管、催收管理流程化,规范化的帮助客户搭建供应链生态圈。
>>丰富的数据报表;
多维度统计报表:客户统计类贷后回款类、贷前风控类,财务报表类,用数据帮助企业运营。
>>配套接口齐全:
现已成功接入:征信类如同盾、百融、人行征信,工具类如OCR识别,电子签章,支付类:银行、微信支付宝等,市面上主流接口。
本文标题【破局绿色金融难题 供应链金融强化科技属性】
链接地址:https://www.hurongyun.com/article/detail/16716.html 转载请带上链接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详见北京互融时代软件有限公司官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