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大宗商品是指大批量买卖的、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终端销售环节的物质商品,并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就其特性而言,大宗商品兼具商品和金融投资属性,普遍存在价格波动大、供需规模大、易于分级和标准化、易于储存与运输等特点,同时由于它们自身都属于基本的工业原料,对国计民生、国家产业发展影响较大。
1月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3年12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0.7%,较2023年11月回落0.6个百分点,指数连续三个月出现回落。
“展望2024年,我国经济或仍将面临一段时期的需求不足、动能偏弱问题,一方面国内需求全面释放仍需时间,另一方面是在全球经济压力和国际供应链结构性变化的情况下出口将面临下行压力。但经济向好运行的基础较为坚实,2024年经济有望继续回升向好。总的来看,当前仍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总体复苏的格局并未发生改变,大宗商品整体环境预期继续改善,我国油气需求仍将是全球油气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陈林预测。
钢铁供需同步下降 煤炭销售小幅增长
分项指数显示,2023年12月份中国大宗商品销售量、供应量均呈上升走势,供应量升幅有所收窄,库存量呈下降走势。从供应端来看,由于新冠疫情的反复、全球产业链的中断和极端天气的频发,大宗商品的供应受到影响,导致能源市场供应偏紧及工业品供过于求。综合来看,当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供应宽松。
商品供应增速继续减缓,销售增速小幅回升。2023年12月,大宗商品销售指数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至101.4%。各主要商品中,铁矿石、原煤、有色金属和汽车销售量继续增加,增速继续加快;化工销售量均有所增加,后期价格上涨恐难持续,故销售增速有所减缓;钢铁方面,12月是钢铁行业的传统淡季,今年大范围暴雪寒潮天气使得多地气温骤降,也加快了钢市需求衰减的步伐,整体需求进入了季节性衰退期,市场销售量出现下降;成品油方面,进入2023年12月,需求依旧平淡,且出口量受阻,对炼厂开工仍有制约,导致成品油销售量下降。
行业淡季效应显现,钢铁市场供需同步下降。2023年12月,钢铁销售量较上月回落0.7%,终结了连续六个月销售量的持续上升,显示钢铁行业淡季效应显现,市场需求有所下滑,带动钢材生产相应下降,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钢材价格高位震荡。预计2024年1月份,钢材市场需求将继续收缩。钢材成交量降低,钢材价格或小幅回落。
钢厂节前补库刚需,铁矿石需求整体上升。2023年12月,铁矿石销售量较上月增加2.8%。持续亏损下,钢厂补库力度不强,原料采购谨慎,后续虽仍有补库空间,但幅度低于往年。展望1月,前期钢厂仍有补库需求,疏港量或将持稳,随着春节假期开始,钢厂以消耗库存为主,疏港量会出现明显减量,预计1月疏港量有所回落。
寒潮天气加速需求的释放,煤炭销售整体增多。2023年12月,煤炭销售量较上月增加1.6%,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下降格局。2023年12月以来,煤矿开工环比下降,长协煤发运稳定,社会库存始终处于偏高水平。在高库存制约下,终端仍以刚需补库为主,终端需求整体依旧偏弱。进入1月,煤矿开工陆续恢复,冬季用煤旺季预期下,电厂需求继续托底,但建材、化工等非电行业需求持续不振,对市场煤采购将有所减少。整体来看,上下游将延续分歧博弈局面,预计春节前夕或有阶段性需求释放,1月煤价整体或将维持震荡偏弱行情。
出口量受阻,成品油市场销售量下降。2023年12月,成品油销售量较上月减少1.1%,近十一个月首次出现销售量下降。从市场需求的情况来看,2023年12月以来,汽柴油产销率均呈现先跌后涨趋势,月内两轮发改委限价均呈下调,汽油累计下调470元/吨,柴油下调450元/吨。从2023全年来看,多数时间成品油成本增长向终端价格传导受阻,导致裂解价差和原油价格反向而行,仅在2023年7月和2023年8月期间,由于旺季和补库等因素需求回暖,裂解价差和原油价格共振上涨。此外,2023年汽柴油基本面分化显著,汽油多数时期处于去库状态,而柴油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基本面呈现供应过剩格局。2024年,多家炼厂将开启检修,受检修影响,如果按今年成品油收率测算,预计2024年汽柴煤生产减少量分别为902万吨、1211万吨、280万吨,基本面或小幅收紧,柴油供应过剩局面有所缓解。
经济回升向好 大宗商品价格有望企稳
“进入2024年1月,市场需求将继续下降,终端企业需求将有所放缓,贸易商也将逐步季节性离市,整体交易活跃度下降,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趋于走低。”陈林分析。
经济运行基本平稳,2024年有望继续回升向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23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小幅下降。从指数的结构变化来看,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企业生产活动持稳运行,新动能继续稳定增长。但出口受季节性影响回落明显,原材料与产成品价格指数差有所扩大。
2023年,制造业PMI全年均值为49.9%,高于2022年全年均值0.8个百分点。2023年一季度,制造业PMI保持在50%以上的较好水平,显示在疫情影响消退后经济快速恢复;二季度指数较快回落,显示在积压需求快速释放后经济回升势头有所放缓;三、四季度指数均值运行在49.5%左右的水平,显示在各地积极落实稳经济促增长等政策措施的带动下,我国经济保持相对稳定运行。结合制造业PMI和四大行业PMI走势来看,2023年经济呈现稳定恢复、结构向好发展态势。
2024年,油气大宗商品走势如何?
陈林认为,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进一步增加了“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新要求,传递出更为积极的政策信号,良好的预期将成为2024年大宗商品市场的一颗定心丸。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3日,美联储召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议息会议并公布声明称,本轮加息周期或已结束,降息周期即将启动,美国2023年经济增长预测由2.1%上修至2.6%,2024年经济增长预测下修0.1个百分点至1.4%。至此,美联储数十年来最激进的加息周期开始转向,美国历史性的货币紧缩周期或将宣告结束。美联储议息会议的召开虽然仍未给出明确的降息时间指引,但对降息的预期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信心提振。在国内稳增长预期升温和海外紧缩预期缓解的共振作用下,海内外大宗商品市场迎来利多。油价止跌回升带动市场气氛,大宗商品价格有望企稳。
原油期货在2023年创下自2020年以来的首个年度下跌。展望2024年,嘉盛集团(纽交所代码:GCAP)认为,随着市场份额收缩,欧佩克可能会采取进一步措施来支撑油价。来自中东和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日益紧张,这两大威胁将是今年油价最大的变数。
2024年开年首周,另一全球大宗商品煤炭板块逆势领涨。截至1月5日,煤炭板块领涨两市,开年涨幅达5.63%。其中,云煤能源(600792.SH)、新集能源(601918.SH)、兖矿能源(600188.SH)等多只个股首周涨幅超10%,中国神华(601088.SH)总市值超过新能源龙头宁德时代(300750.SZ),煤炭板块市场热度不断升温。
工银瑞信基金史宝珖预测,2024年煤炭行业供需预计还会处于紧平衡,煤价依然乐观,中长期仍具备投资价值。国联基金陈薪羽认为,2024年动力煤或会呈现“上有顶、下有底”特征。中长期来看,煤炭板块估值折价明显、高分红或将趋势延续,绝大多数煤企的业绩稳定性也进一步提高。
大宗商品交易所来源于线下传统的交易。线下传统贸易发展到一定规模时,随着交易量和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提高交易的效率和便利需求便会越来越强烈。因此互融云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系统应运而生。帮助用户解传统贸易的效率低下、信息量少且不对称、三角债普遍等问题。平台打通构建了会员、申购、交易、仓储、财务为一体的生态闭环,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一平台完成开户、交易、提货等需求。同时平台支持农产品、石油、金属以及一些初级原材料产品的期货合约交易,同时满足了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的需求,平台支持自助上架产品种类和具体商品,提供大盘指数数据,让用户实时掌握行情,提供多种交易模式 、满足不同交易需求,支持代理商推荐模式,提升用户量。
业务模式:
1、支持现货交易
互融云开发的大宗商品交易系统支持现货的交易,其中支持对现货的申购业务、撮合交易、仓储业务、提货业务等。同时系统支持对商品自助上架入库,有独立的财务系统辅助平台管理交易货款、手续费、保证金、管理费,这些资金流水情况都有相应的统计报表
2、支持期货交易
互融云开发的大宗商品交易系统支持期货的交易,系统提供标准化合约和保证金制度,交易采用撮合交易模式、大盘指数,帮助用户实时掌握涨跌情况。
本文标题:【经济回升向好 大宗商品价格有望企稳】
链接地址:https://www.hurongyun.com/article/detail/17063.html 转载请带上链接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详见北京互融时代软件有限公司官网介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