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不难发现,2017年以来,有关部门对供应链金融及资产证券化产品提出政策支持和规范化要求层出不穷。供应链金融已经迎来了重要的发展的机遇期。
2017年5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银监会、外汇局七部门联合印发《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17-2019年)》,在全国开展为期3年的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
10月13日,商务部起草、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再度提到积极稳妥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鼓励商业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设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接,发展线上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模式。
12月15日,上交所、深交所、机构间报价系统同时发布了企业应收账款ABS“挂牌条件确认指南”及“信息披露指南”。对企业以应收账款ABS融资的基础资产、风险管控、现金流归集和信息披露等环节提出明确要求。
工信部中小企业局指出,应收账款融资是一种门槛低、成本低、很便利的融资方式,主要是依托产业链核心大企业信用,为其配套中小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一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减轻对土地房产抵押的依赖,降低贷款门槛,提高贷款可获得性;二可以帮助大企业增强产业链黏性,通过理顺内部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三可以帮助银行创新业务模式,降低业务成本和风险。
推动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有助于构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互信互惠、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优化商业信用环境,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的应收账款总额已超过13万亿元,互融云供应链金融系统产品经理认为,未来供应链金融和应收账款ABS仍有较大的挖掘空间。
目前银行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对于消费金融ABS的投资意愿出现了下滑,而此前消费金融ABS恰恰是机构在前几个季度青睐的核心资产配置。
未来供应链金融ABS的提速是必然的,但市场是否在短时间内迎来爆发式增长还很难判断。由于应收账款ABS需要的产品设计相对复杂、确权环节难度较高等因素,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共同探索和磨合。账户问题与回款、循环购买路径更是应收账款ABS最大难点。另外,企业应收账款的现金流预测是ABS项目的基石,但恰恰是当前的薄弱环节。
挂牌指南中指出,基础资产现金流预测应当遵循合理、谨慎的原则。管理人和现金流预测机构(如有)应当在计划说明书和现金流预测报告(如有)中披露预测假设因素、预测方法和预测结论,并结合基础资产相关历史数据说明预测方法和相关指标设置的合理性。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预测现金流的方法论有待完善,而具体执行是由企业、管理人、评级机构、会计师或专门机构来完成也并不明确,指南仍需细化。
在实践中,一些商贸企业受政策环境影响很大,单纯以历史来预测未来现金流的方法可能不够准确。比如医疗器械的应收账款,未来现金流的增幅很难测算。如果企业以优质的应收账款做少量融资,再配合以兜底等安排,这样的ABS往往风险可控,但是如果企业以应收账款ABS作为主要的、持续的资金来源,对这个企业整体现金流的测算就显得很重要。